AI詩人和人類詩人,你覺得哪個更厲害?

文/吳曉麗

當下,“人工智慧”(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這個詞頻繁出現。早在32年前,國際知名學者周海中先生就預言:隨著科技進步,人工智慧時代即將到來;屆時,人工智慧技術將廣泛應用到各學科領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了周先生的這一預言;最近,AI詩人的創作水準已接近人類詩人。

近年來,研究人員將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應用於詩歌創作。他們研發的“小冰”“九歌”“樂府”等,都是網路上紅透了的AI詩人。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小冰“師從”五百多位中國現代詩人,經過對幾千首詩一萬次的“學習”,獲得了現代詩的創造力;中國華為公司推出的樂府能夠駕馭和寫作詩歌,文學水準十分驚人,引發了人們的熱議。

那麼,就現階段來說,AI詩人和人類詩人,哪個更厲害呢?其實在電腦時代,AI詩人學會寫詩並不難,而難的是如何寫出高水準的詩。有時,由AI詩人寫的詩與在與人類詩人寫的詩混在一起時,確實讓普通人“真假難辨”;只有高水準的專家,通過詩歌和語言的模式分析,才能分辨出來。

眼下人類的文學高地(詩歌)已經受到了的挑戰與入侵。那麼面對如此局面,我們人類又該如何做呢?我們該如何看待AI對於“詩與遠方”的追逐呢?其實我們也不必太悲觀,因為在不少知名作家學者的觀點裡,AI詩人要取代人類詩人還為時尚早。在未來,隨著科技發展,AI詩人的創作水準能否與偉大詩人比肩猶未可知。優秀的詩歌即使是人類來寫,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AI詩人要想寫出這樣偉大的作品仍然太難。

中國作協副主席、評論家李敬澤先生曾說過:“當前我們在談論AI寫的詩好不好的時候,也忘了一個問題:未來人類是否願意讀AI的詩?”就像我們知道汽車、飛機跑得很快,但依然存在跑步運動一樣,人類詩人寫作也是源於一種內在認同,AI詩人寫的可能很好,但卻很難讓人產生認同感。

前不久,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研究人員開發的AI詩人Deep-speare專門用於捕捉十四行詩的節奏、韻律和語言,創作出類似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最著名的詩集。該AI詩人通過深度學習來對訓練資料庫(約2700首十四行詩和36.7萬個單詞)中對詩歌進行篩選,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創造出與樣本匹配的詩句。

暫且不說Deep-speare“作品”的品質如何,至少在節奏、韻律以及語言方面,其創造十四行詩的表現都非常不錯,足以迷惑不少人。這正是大多數讀者無法區分人工智慧生成的詩歌和人類創作詩歌的根本原因。Deep-speare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瞭解當前深度學習可以將自然語言處理(NLP)推進到何種程度。

AI詩人的系統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一個節奏模型,一個韻式模型,以及一個確保語法正確的自然語言模型。其中,自然語言模型是最主要的部分,它採用三種處理模式解決深度學習問題:第一種通過評估單詞的使用概率來選擇每個單詞,第二種檢查每一行詩的節奏,第三種確保每一行詩都遵循韻律方案。通過這三個部分的有機組合,作為機器的AI詩人就可以生成具有自我風格的詩歌。

就目前而言,AI詩人在作品品質和水準上已經與人類詩人差距不大。不過,有專家認為,在節奏和韻律方面,AI詩人更厲害;而在可讀性與引起情感共鳴方面,人類詩人更厲害。在中文詩歌方面,AI詩人仍無法與李白、杜甫、徐志摩等人比肩;在英文詩歌方面,AI詩人也無法與拜倫、泰戈爾、史蒂文斯等人比肩。

然而,隨著科技發展,尤其是強人工智慧出現,AI詩人在未來能否與人類詩人比肩猶未可知。其實AI詩人和人類詩人在創作上各有優劣,重要的不是孰優孰劣,而是如何發揮人工智慧在詩歌創作中的作用,幫助我們提升創作品質和水準,讓詩歌創作如虎添翼。

當前,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帶來了很多機遇,同時也充滿了挑戰。因此,人類詩人應與時俱進,時刻牢記創作初心,不斷突破自我的邊界, 向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前行。

文/吳曉麗(作者系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目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